瓮安县公安局银盏派出所:“三筑、三防、三建、三化”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

天眼新闻   2023-08-14 14:16:16

今年以来,瓮安县公安局银盏派出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按照省厅“7681”部署要求以及州局“1281”、县局“1882”工作思路,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,认真贯彻“把枫桥经验坚持好、发展好,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、贯彻好”的精神,突出“三筑、三防、三建、三化”,扎实推进打、防、管、治各项措施,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,让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在辖区内落地生根、多点开花。

突出“三筑”,夯实基层基础


(资料图片)

坚持民本观念,警力警务下沉,加强派出所基层工作与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有机融合,创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机制。

筑牢战斗堡垒。银盏派出所实行“民警+辅警+网格员+联户长”联勤协作的社区警务模式,打造战斗堡垒,将治安防范、人口管理、信息收集、矛盾化解、服务群众等派出所基础工作开展情况作为社区警务考核量化指标,形成人力联动、资源整合的工作闭环。今年以来,银盏派出所全力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,共投入警力500余人次,入户走访5000余户,成功调处社区矛盾纠纷200余起,有效实现辖区社会治安大局稳定。

筑实基层队室。银盏派出所建立了以综合指挥室为中枢、案件办理队和社区警务队共同作战的“两队一室”勤务机制,实行值班备勤、警情处置、信息研判和勤务督导“一体化”运作,实现勤务模式由“条”向“块”转变,勤务管理由“值班负责制”向“岗位负责制”转变,勤务运行由“坐”向“动”转变。

筑强科技助力。银盏派出所紧扣辖区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实际,强力推进主干路加密、城中村“小天网”、“雪亮工程”和重点部位全覆盖等骨干工程,通过为基层所队下放的各类权限及现代警务装备和移动警务终端,助力实现“数据汇聚、电子围城、智慧打防”。今年以来,通过视频监控破获各类违法案件20余起,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40余人,帮助找回离家出走小孩5人,帮助群众找回丢失物10余件,挽回损失50万余元。

突出“三防”,支撑平安创建

坚持民意导向,创新警务模式,多元化、多渠道发动各方力量,因地制宜不断提升平安创建、守护安定的警务效能。

实施警民共建“联防”。突出党建引领,按照先行试点、逐步推广的原则,推动社区警务与社区党建工作相融合,推行社区民警进社区班子、挂任“村官”机制,实施派出所与所在社区党组织共驻共建,打造建立平安对策共商、社区警务共议、要事难事共解的社区治理新格局。今年以来,共开展警务联席会30余次,警民联防会10余次,联合社区工作人员进社区宣传活动20余次。

实行村级辅警“警务驻防”。银盏派出所积极融入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,明确一村一辅警的警务助理模式,负责协助社区民警开展服务群众、采集信息、调解纠纷、巡逻防范、安全检查、安保维稳以及视频监控巡护等工作。

群众团体“助防”。银盏派出所充分发动居委会、业委会等多方基层力量,整合社区村居干部、网格员、联户长、治安积极分子等群防群治力量,打造形成“一村一助理、十户一联防、三百户一网格、一格一专员、一呼百应”的社区警务新模式。目前,银盏8个社区,3个村共组建10支治安联防已达百人,民警进社区、进校园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通过现场说法以德育人,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。

突出“三建”,多元化解矛盾

坚持因地制宜,建立联动机制,探索人民调解、司法调解、专业调解有效衔接的“三调联动”多元化解工作机制,力促化解在早、调解在先。

建立法制工作队。以纠纷多发的村组社区为试点,聘请司法专业人员挂靠到派出所或社区警务室,参与社区调解纠纷、倾听诉求。

建立矛盾调解室。银盏派出所充分发挥老法官、老检察官、律师、人民陪审员、司法调解员人熟地熟情况熟,创新建立“六位一体”进所队工作机制,在派出所建立“警民联调工作室”、流动法庭,在警务室设立“警民联调工作站”,发动“五老”人员和一村一法律顾问参与矛盾纠纷调处,做到矛盾纠纷主动管。今年以来,共化解矛盾纠纷1000余起,切实做到发现在早、化解在小,全力在维护社会稳定上彰显担当。

建立“户长工作岗”。银盏派出所通过创新搭建户长工作平台,在社区、村居、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领域广泛招募联户长,充分发挥其在本行业情况熟、人员熟的优势,积极防范、排查、发现矛盾隐患,做到“小事不放大,纠纷不扩散”。对辖区中小学、幼儿园、旅馆、歌舞娱乐场所、企业公司建立档案管理,实时开展治安检查。今年以来,共检查辖区行业场所200余家次,发现安全隐患50余起,整改50余起。

突出“三化”,创新管理服务

坚持民生导向,做实便民服务,从为人民服务办小事,解小忧抓起,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、安全感,达成治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。

“亲情化”走访。组织社区民警深入社区、企业、村居广大群众当中,走访倾听群众的意见诉求,了解民生状况,主动排查风险隐患,帮助解决实际困难,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。今年以来,共走访5000余户人家,排查整改风险隐患100余条。

“便捷化”服务。借力“放管服”改革,将与群众关系最密切、办件量最大的窗口业务延伸至警务室和社区,推行延时服务、预约服务、上门服务等服务制度,推行“无差别受理”“一站式”服务,打造“半小时”警务服务圈。今年以来,社区民警共为群众办理居住证、无犯罪记录等业务600余件。

“阳光化”评警。健全“警民、警企”两项恳谈机制,通过警民联系卡和便民服务微信群,广泛征集各类线索和意见建议,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。截至目前,共发放警民联系卡4000余张,采纳30余条优秀意见建议。

通讯员 陈康

编辑 虞思滔

二审 卢泰铭

三审 张发扬